當艾草的幽香伴著蜜粽的清香襲來,漢江河面上橙紅色的龍舟如箭般彈出,隨著此起彼伏的鑼鼓聲、吶喊聲、歡呼聲,端午的濃情蜜意逐漸蔓延開來。
端午節(jié)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,匯聚著炎黃子孫共同的歷史記憶,在追思懷古圣賢時,屈原,這位偉大的詩人和愛國者,用生命詮釋了忠誠和正義。他,已不僅僅是一個人,更是一種文化符號,是愛國精神的弘揚,更是民族智慧的傳承。
在我的家鄉(xiāng),關中平原的懷抱中,端午節(jié)的氣氛總是格外濃郁。農(nóng)歷五月初五,麥子開始泛黃,布谷鳥的叫聲“算黃算割”回蕩在田野上空,人們翹首以盼收獲麥子豐收的喜悅。
端午節(jié)的前奏,是“送端午”的習俗。舅舅家會用新磨的面粉準備“曲蓮饃”,這種饃外形酷似蓮花,寓意著吉祥和護佑。曲蓮饃需要手工揉面、鐵鍋蒸制,心靈手巧女人們頗費心思。這些花饃上雕刻著各種花紋,每一種花紋都代表著不同的寓意,寄托著對孩子們健康成長的祝福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盼。還要“送嬰肚”。孩子的舅家還會給孩子送去夏季要穿戴的衣服鞋襪,如果是小嬰兒,肚兜是必備之物。這些肚兜是外婆一針一線縫制而成的,上面還會繡上各種小動物,如壁虎等,寓意著消災避邪,保佑孩子平安。
記得小時侯,在端午節(jié)的早晨,平時人跡寥落的村道上,變得人來熙攘,一會過來一家人,小媳婦打扮的干凈利索,手上挽著一個干凈的竹籠,里面的東西用嶄新的粉毛巾小心翼翼地蓋著,但大家都知道這里面肯定是新麥子蒸的糕子饃、蜜棗粽子、油糕、咸鴨蛋等,回娘家的女人容光煥發(fā),喜笑顏開地與每一個遇到的鄉(xiāng)黨打招呼。“你回來了?”
“我回來了”。
“一會還得趕緊回去,場里還曬的麥子。”
“幾天沒見,娃這么大了。”
親切的問侯聲,濃濃的鄉(xiāng)情,在村里,一個村子就像一個大家庭,大家互相牽掛著,不管嫁到什么地方,回到自己村,還是那個村的姑娘。
離娘家路遠的女人回不去,但她也不忘和街房四鄰相互贈送親手做的粽子、油糕、綠豆糕等應時佳品,共享端午佳節(jié),舒緩思鄉(xiāng)之情。
在這個節(jié)日里,家家戶戶都會在門頭插上艾葉,身上佩戴著各式各樣的香包。香包里裝著各種香料,散發(fā)著淡淡的香氣,既美觀又驅(qū)邪。剛學會縫香包的女孩子頗為自信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杰作。
端午節(jié)的午后,依依不舍地送走了親戚們,孩子們會在田間地頭玩耍,大人們則在樹蔭下喝茶聊天,對今年的莊稼進行點評,看誰家的麥子高產(chǎn)。田野里,早玉米的小苗子已經(jīng)探出頭來,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。端午節(jié)的氣氛,就像這麥田里的麥浪一樣,一波接著一波,讓人感受到生活的充實和美好。
在如今這個快節(jié)奏的時代,端午節(jié)讓我們有機會停下匆忙的腳步,回歸傳統(tǒng),用心去感受那份粽香情濃,感受那份濃濃的親情和文化底蘊,讓屈原的精神,永遠在我們的心中閃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