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蘭,早春的花,孤零零地開在山坡上,對抗著夾雜寒意的風(fēng)。山坡上,常綠的樹木葉子剛剛換新,陳葉還未落盡。一些山花含苞待放,花苞里沁出點顏色,如星星點點的火苗浮在綠樹上。而玉蘭,已經(jīng)是滿樹花開,紫色的、彈頭一樣的花朵,迎風(fēng)搖曳,又好似鈴鐺,仿佛能發(fā)出聲響。山坡上紫玉蘭的數(shù)量并不多,這兒一棵,那兒一棵,兩棵樹,站在兩段,永不相見。各自繁華,燒著紫瑩瑩的一片云。
玉蘭是我最喜歡的花,不僅因為花美,是因為花的背后有那個人。上學(xué)的時候,班上有個叫玉蘭的姑娘,是外來人,跟著母親嫁到了我老家,是重組家庭。她的家離我家不遠(yuǎn),父親我知道是個能干的木匠。母親雖然初來乍到,卻很快和周圍的人熟悉了,人勤快,也熱心腸,大家對她的印象都不錯。母親還叮囑家里幾個孩子要和玉蘭做朋友,出去玩的時候把她也捎上??伤行┎缓先?,性格內(nèi)向,不愛出來玩兒,叫了幾次她不出來,我們也就沒了興趣。上學(xué)后,我們在一個班,她坐我后頭。有一次,班上有個男孩欺負(fù)她,說她媽媽二婚不好。我一聽氣不打一處來,把那個同學(xué)狠狠說了一頓。沒想到從那以后,我和玉蘭就成了好朋友,還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。
晚上,我們時常躲在一條被子里談天說地,白天一起上學(xué)放學(xué),放假了更是天天黏在一起。雙方的父母說我們比親姐妹還親。我們把少女的心事分享給彼此,也把煩惱訴說,她懂得我的心,我也懂得她的。我知道她雖然內(nèi)向,卻志氣高。她會走出這個小村子去更大的世界。而我和她不一樣,我并不向往外面的世界,甚至對未來沒什么概念。說到這些時,心智早熟的她總是傷感,也許她早就知道,再好的朋友有一天也會突然走散。
上初中的時候,因為發(fā)展需要,她隨爸爸離開了我們村,到城市里去了。我們約定要勤通信。剛開始,還能收到彼此的信,不久后,我寄出的信就石沉大海,杳無音信了。我們徹底失聯(lián),至今我也再沒遇到她。這是美麗的人生遺憾,但我覺得是幸運。在花一般的年紀(jì)遇到一朵玉蘭是多么幸運,即便最后走散,但曾經(jīng)擁有過已經(jīng)足夠了。(計量檢驗中心 馮紫萱)